鲁东寻光记 六一少年大学行——鲁东大学莱山实验中学观海校区研学实践活动

发布者:青春莱实1 微信公众号  时间:2025-06-03 17:41:12  浏览:

五月的微风轻拂书页,少年的好奇叩响知识之门。5 月 30 日,我校初一年级全体学生以 “六一” 儿童节为契机,走进鲁东大学,开启 “鲁东寻光记——六一少年大学行” 跨学科研学实践活动。这场融合文学、艺术、生物、科技多领域的沉浸式体验,以“文物为笔、实践为墨”,在少年心中勾勒出一幅立体的知识图谱。

一、安全与关爱并行:细节里的安全教育

学校将“隐性守护”贯穿全程,构建“无感化”安全保障体系。老师通过动画短片、趣味问答等形式开展行前安全教育,将“紧跟队伍”“文明观展”等要求融入研学实践活动,避免说教式灌输。鲁东大学的跟队领导和讲解员们以 “参观引导员” 身份全程伴随,热情解答孩子们的提问,既保障安全,又不干扰研学实践体验。

二、四维场馆探秘:构建立体知识坐标系

此次研学实践突破传统单一场馆模式,以 “人文 + 科学” 双主线串联四大特色场馆,打造跨学科学习场景。

历史长河的 “文化宝藏

在文学博物馆,学生们参观了以吴伯箫、何其芳、罗竹风、曲波等著名作家为代表的,曾经执教或毕业于鲁东大学的作家们的著作和相关物品,包括创作手稿、获奖证书及与创作相关的笔、桌、图书等日常用品及由此组成的立体的文学场景。徜徉在这座按照时空走廊设计理念打造的博物馆,孩子们仿若穿越时空与作家们“面对面”,近距离感受着文学魅力和阅读力量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艺术殿堂的 “美学启蒙”

同学们了解到鲁大书画馆主体部分是“王树春书画馆”“胶东清代书画馆”,都是已故教授王树春先生捐赠的。他把毕生珍藏的文化遗产无偿捐献给学校,用于教学和研究,是为大义。同学们在这里,既欣赏到了将书画熔于一炉,别具一格的“书法家的画”和“画家的字”作品,又感受到了王树春先生高尚的教育家情怀

生物世界的 “标本奇遇”

生命科学学院的标本陈列室里,一场 “生命奥秘探索之旅” 悄然展开。讲解员耐心细致地为同学们讲解动植物的进化历程,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,感受 “从细胞到生态” 的奇妙链条。有学生惊叹:“原来课本里的‘生物链’,藏在每一片叶脉里!”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科技前沿的 “未来对话”

交通学院的智能展厅成为 “科技狂想曲” 现场。智能驾驶模拟舱、新能源汽车模型、VR 交通沙盘等互动装置,让学生沉浸式体验 “会思考的交通系统”。在工作人员指导下,他们亲手操作模拟方向盘,畅想 “太阳能校车”“低空飞行通勤” 等未来场景。

三、少年眼里的光:研学的终极答案

返程途中,学生们捧着满载笔记的 “研学任务单” 分享感悟:“原来历史不是课本上的时间线,是古人生活的烟火气”“生物和科技不是冷冰冰的概念,是能改变世界的魔法”。这些发自内心的感慨,印证着研学的真正价值,当课堂从教室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,少年们的求知欲被真正点燃。

这场以 “寻光” 为名的六一研学实践之旅,不仅是一次节日的特别馈赠,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。它证明:最好的成长,永远发生在行走与探索的路上。当少年们带着对世界的好奇归来,眼中闪烁的,已是照亮未来的星光。(转发-青春莱实1 微信公众号)